【首页收藏】 【公务员信箱】
长春市首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揭牌
2009-05-12   来源:      返回首页

 

     512日是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也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首个“防灾减灾日”。上午9时,长春市首个示范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暨绿园区锦江广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揭牌仪式在锦江广场隆重举行。市长崔杰与省地震局局长任利生为应急避难场所揭牌,副市长王学战为志愿者代表授旗。市领导冯占祥、方曙光、桂广礼出席揭牌仪式。

    应急避难场所是国际社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普遍采用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也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地震、火灾、爆炸、洪水等重大突发灾害的首选之地。建设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增强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和谐城市、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省会城市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按照有关规划和标准,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长春是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省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受众多自然环境因素变化影响,我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增多。由于城市大,人口多,一旦发生地震、火灾、爆炸、洪水等重大突发灾害,应急工作压力巨大。按照“平战结合、平灾结合、以防为主,全面防御”的原则,在完善单一灾种防抗系统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和健全现代化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城市整体防灾抗毁和救助能力,是确保城市安全的必然选择。

    崔杰市长在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安全建设,全面提高城市运行的可靠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绿园区率先在全市启动应急避难场所和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是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建设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的有益实践,是我市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又一突破,标志着长春市的防灾减灾工作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其成功经验将对规划建设全市应急避难场所和建设志愿者队伍起到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

    锦江广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长春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试点。场所充分利用了广场的自然资源,本着“平灾结合”的原则,在不影响娱乐休闲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完善配套设施,赋予其避难避险功能。场所共划分了应急疏散区、医疗救助区、应急棚宿区、指挥中心、物资储备中心、医疗救护中心等功能区域。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可供避险面积达16万平方米,可临时疏散群众15万人。

    今后几年,长春市还将分市、区、街道、社区等不同层级、不同规模,分期分批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应急避难场所。以便将来一旦遇到地震、火灾、水灾和战争等重大突发灾害事件时,能有序、有备、有效地组织广大市民避难避险,形成抵御能力较强的防护体系,为长春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此外,二道区劳动公园和伊通河公园应急避险场所也于同日挂牌。

dzj.jpg cenc.jpg jilin.jpg cc.jpg xinxi.jpg jg.jpg

主办:bet36365进不去 技术支持:长春市信息中心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0111号 邮编:130022 联系电话:0431-88777031 电子邮箱:ccdzj@sina.com
吉ICP备0500209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2201000038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498号